这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主梁和次梁怎么区分相关问题,以及主梁和次梁有什么区别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大纲:
- 1、主梁次梁在图纸上怎么区分
- 2、主次梁怎么区分
- 3、主梁和次梁怎么区分
- 4、怎么在图纸上区分主梁次梁
主梁次梁在图纸上怎么区分
主梁与次梁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,但主要的区分如下:
1、直观位置不同:
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,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;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。
2、受力角度不同:
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;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,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。
3、刚度不同:
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,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。
4、规格样式不同:
主梁截面大,次梁截面小;主梁规格高,次梁规格低;主梁搭载在墩柱上,次梁搭载在主梁上。
5、标注编号不同:
标注KL的是主梁,标注L的是次梁。
扩展资料:
计算要点和构造特点:
1、主梁除承受自重外,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。为简化计算,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。
2、与次梁相同,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,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。
3、主梁支座处,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,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,计算主梁负筋时,单排筋h0=h-(50~60)mm,双排筋h0=h-(70~80)mm。
4、主梁是重要构件,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,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。
5、主梁的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。
6、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,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,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。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—次梁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—主梁
主次梁怎么区分
位置
最简单的鉴别方法:主梁支承在柱或墙上,次梁支承在主梁上。
次梁在主梁的上部,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,而主梁是承重且传递荷载。
有些建筑对空间有要求时,一般只有主梁,不设次梁。
简单的说就是次梁以主梁为支座,主梁以柱子为支座,次梁的力传给主梁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1、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,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,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;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;
2、从受力角度来说,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;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,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;
3、从刚度来说,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,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。
4、主梁需考虑抗震,次梁不需考虑抗震。反映在梁的刚度、延性、强度上的要求不同.
这回不用给我发消息了吧,呵呵,给加分
主梁和次梁怎么区分
主梁与次梁区别:
1、一般来说截面高度大的是主梁,截面高度小的是次梁。
2、此外在图纸上附加篐筋和吊筋都是配置在主梁上的。
3、存框架结构、框剪结构中图纸上标注KL的是主梁、标注L的是次梁。
抗震框架梁的上部通长筋和下部通长筋的作用和规定:框架梁在设计时要考虑抗震作用,根据抗震规范要求至少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4mm的上部通长筋(这两根上部通长筋绑扎在篐筋角部)。
怎么在图纸上区分主梁次梁
在图纸上区分主梁次梁是标注编号不同:标注KL的是主梁,标注L的是次梁。
主梁与次梁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,但主要的区分如下:
1、直观位置不同:
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,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;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。

2、受力角度不同:
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;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,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。
3、刚度不同:
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,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。
4、规格样式不同:
主梁截面大,次梁截面小;主梁规格高,次梁规格低;主梁搭载在墩柱上,次梁搭载在主梁上。
扩展资料:
主梁维修技术策略:
1、抽梁换柱
建筑构架基本完整,只是个别梁、柱糟朽,失去承载能力,需要更换新的构件时,可以用抽梁换柱的方法进行修整。如抽换柱子,首先减轻梁架荷重。
然后用千斤顶、牮杆支顶好柱上的梁、枋、斗栱等构件。最后将梁、枋、斗栱同时慢慢抬起,将坏柱子撤除,换上预先制作好的新柱子,再将梁、枋、斗栱归回原位,使榫卯吻合。
2、打牮拨正
梁架的主要承重构件基本完好,只是柱、梁倾斜,可以不大拆大卸,而采用打牮拨正的方法进行修整。
修整前先将倾斜的构件支顶好,避免工作时发生危险。再拆除檩条以上的瓦件、椽子、望板和妨碍打牮拨正的门、窗、墙身,将构件之间的榫卯松动,清除榫卯缝隙中的杂物。用牮杆将梁顶起,拨正柱子;建筑倾斜严重的,要重复多次进行拨正。
3、落架重修
建筑物破坏严重,需要更换的梁、柱、斗栱等构件较多,可采取落架重修的方法进行修整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–次梁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–主梁